第(3/3)页 要是司马迁记了,他开心。 司马迁没记,他也开心,最起码能恶心一下司马迁! 刘彻是被幽了,但除了不出宫外,基本还算自由,想见司马迁,司马迁就被带进来。 “微臣参见陛下!” “拿来!”刘彻伸手,又解释道,“新写的史!” 司马迁自董先生死后,口吃有好转的迹象,昨晚被张贺一吓,彻底好了, 掏出崭新简牍,奉给刘彻,刘彻等不及包桑再递给他,一下抢过来,如饥似渴的读起来, “哈哈哈,真记了!对! 张贺是为熊儿杀的皇子,该算在熊儿身上!” 刘彻激动的满脸通红,看向司马迁,满眼感动, “朕以前错怪你了,原来你不是针对朕啊!” “陛下,史家就要秉笔直书。” “好一个秉笔直书!” 刘彻盛赞, 又忽然注意到什么, 崭新简牍的开篇第一句,就是刘据弑弟, 这是刚发生过的事,怎么后面的简牍,都被写满了呢? 莫非又发生了什么大事?! 刘彻低头快速浏览,看罢,抬起头看了看司马迁,又不可思议的低头看向简牍, 终于忍不住,嘶声道, “谁教你这么写的?” 司马迁真以为这是个问句,耿直回答道, “我爹。” “去你爹的!!!!” 贵公子刘彻竟被气得爆了粗口,大破防,将简牍砸向司马迁! 司马迁在写和不写之间,选择了多写。 就像他说的,对于国之大事,史官没有记或者不记的选项, 史官只能记。 但,并不意味着,这没办法操作。 史官可以选择,多写,或者少写, 少写就一笔带过、春秋笔法, 多写就是洋洋洒洒一大篇, 就像现在这样! 第一句写的刘据杀弟, 后面呢? 把刘彻这段日子干得昏事,全记下来了! 注意,司马迁可从来没明说,这两件事有因果啊! 就是碰巧写在一起了..... 可他故意把这些事写在一起,看史书的后人,怎么可能不把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?! 合着刘据杀弟,都是因为刘彻昏庸! 这口大锅转来转去,又扣在了刘彻头上! 刘彻满脸通红,向司马迁咆哮, “司马迁!你欺人太甚!!!” 第(3/3)页